跳转到主要内容

亚洲多地发现新冠变种病毒,新年被阴影笼罩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大中报/096.ca讯):根据BBC的报道,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给即将跨越的新年蒙上一层阴影。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台湾12月30日宣布发现首个变异毒株确诊病例,患者12月23日从伦敦飞回台湾。从2021年1月1日起,台湾将禁止外国人入境。
 
该变种病毒最初在英国发现。专家说,新的变种比以前的变种更具传染性,但不一定更危险。
 
重症护理专家弗拉福德(A Fathahudeen)曾治疗过数百名新冠肺炎患者,他早些时候告诉BBC,新的变种病毒会“造成严重破坏”,并“使医疗体系失控”。
 
亚洲各地传播情况
在亚洲,除了台湾之外,印度、韩国、日本、香港等地都报告发现了该变种病毒的病例。
 
印度12月29日证实发现6例从英国输入的变种病毒病例。12月30日再增14名该变种病毒患者,累计已经达到20例。
 
一份官方声明称,来自英国的乘客将在印度全国所有机场接受检测。检测出阳性的样本将由政府实验室进行基因组测序,以检测是否存在新的变异。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约有3.3万名乘客从英国抵达印度。官方声明称,其中114例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他们的样本已送往10个实验室进行基因组测序。
 
印度已决定延长禁止英国航班入境至2021年1月7日。

 
韩国12月28日首次证实出现变种病毒感染者。截止12月30日,韩国境内确诊感染变种病毒的人数增至5人。
 
根据韩联社报导,最新增添的2位变种病毒感染者中,其中一位80多岁男性在心脏停止跳动后送医不治,另一位患者是20多岁的女性,正在接受隔离。两名患者都从英国返回韩国。
 
韩国政府目前下令暂停来自英国的班机入境,直到2021年1月7日。
 
在日本,官方确认发现2名变种病毒的病例。从本周一开始,日本禁止大多数非居民身份的外国公民进入该国,直到2021年1月底。
 
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的两名新病例中,一名30多岁的飞行员,于12月16日从伦敦返回日本,以及一名20多岁的女性,是前者的家庭成员,没有到访日本的历史。
 
新加坡卫生部23日宣布发现首位变种病毒患者,是近期从英国返回的17岁新加坡公民。30日再次通报2例境外移入案例初步验出变种病毒。
 
香港在一周前报告两个案所涉病毒似与新变种病毒吻合,患者为两名从英国回港学生。官方称,鉴于新变种病毒传播力强,已安排两名学生到检疫中心再接受检疫七天。此后并未报告发现新的变种病毒病例。
 
新变种病毒是什么
新变种病毒的第一例病例可以追溯到9月底英格兰南部。该病毒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有足够时间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传播。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目前警报已经发出,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积极寻找并追踪这种被认为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变种病毒。
 
最近几天,50多个国家对英国实施了旅行限制,以助防止更多传播。
 
但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警告说,不要惩罚透明分享此类信息的国家,他说:“只有当国家有效地观察和测试,才能发现变种(病毒)并调整应对策略。”

 
全球扩散情况及各地旅行限制
上周,这种变种病毒传播的消息引发了世界各地的旅行限制。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瑞典和法国等几个国家都已证实存在这种新毒株。
 
英国的卫生官员警告称,该国的新冠病毒感染水平“非常高”,“日益令人担忧”。28日周一,英国报告了41,385例新冠肺炎病例,创下新纪录,357例死亡。
 
法国卫生部表示,该国确认的首例变种病毒病例,是12月19日从伦敦抵达图尔镇的一名法国公民。该男子一直生活在英国,目前在家自我隔离。法国目前已经关闭了与英国之间的边境。
 
在加拿大被感染的是一对来自多伦多附近达勒姆的夫妇,目前处于自我隔离状态。
 
在西班牙,马德里确诊了4例这种新型病毒。所有的病人都是来自英国,没有严重病史。
 
瑞士确认了3个病例,其中两个是目前在该国的英国公民。瑞士是欧洲唯一一个在圣诞和新年期间向游客开放滑雪场的国家。过去几周,已有数千名英国游客抵达瑞士。
 
英国变异病毒的所有信息
一个可怕的新冠病毒新病株B.1.1.7近期在英格兰东南部爆发,促使政府对该区域实施了封锁。虽然我们不清楚所有的细节,但专家越来越确信它比其他病毒的传播能力都要强。以下是目前我们了解到的关于一变异病毒的所有信息。
 
SARS-CoV-2的B.1.1.7病毒株有着23处变异,8处在该病毒的刺突蛋白上,而病毒正是用刺突蛋白来结合并进入人类的细胞。
 
根据WHO,该变异病毒首次被发现是在9月21日的英国肯特郡,之后在11月份开始扩散蔓延。
 
自此,它成为英国最常见的变异病毒,英国在10月至12月13日期间的新增确诊病例中,它的占比超过50%。

 
不过,现在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病毒可能是在一个免疫系统有缺陷的患者身上变异的。这是因为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不同,它们在复制的时候能够修正错误,所以基因组也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有研究表明免疫系统虚弱的人——比如说因为服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或是正在经历化疗——可能会携带传染性病毒长达数月之久。这期间就给了病毒很多机会来变异,帮助其自我复制或是躲避免疫系统。
 
我们还不能确定。病毒总在变异,而且大多数变异不会影响病毒的致死性或是传染性。拿这次的变异病毒为例,其中的一些变异可能单纯是偶然产生的,并不会影响到病毒的机能。
 
但其中有3处变异让专家绷紧了神经。
 
第1处是69-70Del——两个氨基酸的缺失,首次是在一位正在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新冠确诊患者身上单独发现的。该患者服用了瑞德西韦,接受了恢复期血浆治疗和中和抗体治疗,但还是在几个月后去世。虽然病毒最初没有这处缺失,但是在数月中它出现了这一变异。研究人员怀疑它的进化是为了绕过免疫系统。另一个关于这处缺失的难题是它能使新冠PCR核酸检测的对象之一——S基因——错误的出现阴性结果。一些检测只会看S基因的阳性结果,因此会与新型变种病毒擦肩而过。但是WHO指出,大多数的PCR检测会找寻刺突蛋白的三个单独区域,所以这类的检测不会受影响。
 
第2处变异是N501Y,改变了构成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区域的关键氨基酸,新冠病毒和人体细胞ACE2受体结合部分中的天冬酰胺(N)被替换成了酪氨酸(Y)。《细胞》上一份9月的研究发现,这种变异病毒和ACE2受体的结合比其他版本的新冠病毒更牢固——起码在实验室里看是这样。
 
来自南非和澳大利亚的数十份新冠病毒样本都检测出了这种变异病毒,但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南非和英国的变异病毒是单独进化出的同一种变异。这表明它能为病毒提供一种进化上的优势。
 
第3处可疑变异是P681H,也是出现在该病毒的受体结合区域。根据初步信息,这处变异位于“弗林蛋白酶切割点位”旁边,而这处切割点位正是刺突蛋白必须裂解好让病毒进入细胞的地方。
 
变异病毒更容易传播。目前专家认为这种新型变异病毒比其他主流病毒株的传播效力要高出50%至74%。WHO预计这会让新冠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提高0.4。
 
根据基本传染数R增加后的模型,截至明年1月中旬,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所有新增确诊病例中,90%将会是感染这种变异病毒。

 
变异病毒的致死性目前尚不清楚,专家也不这么认为。但是,如果它的传播力更强了,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会感染入院。一旦医院超负荷,对重症患者的治疗质量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CMMID的研究发现,新型变异病毒能够解释英格兰东南部住院人数小幅增加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病毒的传播力增强,而不是因为更加致命。
 
CMMID的另外一项研究运用了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伦敦确诊病例的快速增长是和传染性更强有关,还是和致命性更强有关。后者与数据不符,而前者更加符合。
 
以往多项证据表明,儿童或许更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如果这种新型变异病毒更容易和细胞结合,那么有可能会比之前更容易在儿童间传播。不过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证明。
 
在病毒传播力增强的同时期,英国的儿童确诊数量有了一个小幅增加。初秋孩子首次重返校园时,并没有见到这样的增长。但是学校开放之际,很多其他地方还都是关闭的,因此学校多少能够代表传播机会相对较少的场所之一。但我们还不能断言孩子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这种变异病毒。
 
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新开发的疫苗都会对英国这种变异病毒产生抗体。当疫苗刺激免疫系统时,身体会建起一个细胞兵工厂来与病毒的许多不同部位相结合。CDC表示,几处变异可能不足以让疫苗失效。
 
拜恩泰科(BioNTech)的CEO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新型变异病毒上99%的蛋白都和辉瑞-拜恩泰科研发的mRNA疫苗的目标病毒株一致,所以疫苗有效的可能性非常高。
 
可能随着时间会出现一种能够躲过我们疫苗的变异病毒,就和流感疫苗必须每年更新一样。不过,新的mRNA疫苗在大约6周的时间内就能够升级以应对新型变异病毒。
 
新型变异病毒的传播方式并没有改变。也就是同样的防护手段对英国的新变种也奏效: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戴好口罩,注意通风。严格遵守防疫法规,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就能帮助防范它的传播。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