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更新)2月18日周四6pm 疫情快报 加新增3307例 防疫情反弹 福特政府研究Covid 紧急制动机制 南非变种病毒会大大降低疫苗保护

来源: 大中报 青稞

 
(大中报/096.ca 综合讯)截至2月17日周四6pm,加拿大新增3307例,累计新冠病例837,488例,死亡新增63例,累计21,499人。

魁省新增900例确诊和10例死亡;
纽芬兰新增48例确诊;
曼省新增139例确诊和2例死亡;
萨省新增146例确诊;
阿省新增415例确诊和7例死亡;
卑诗省617例确诊和4例死亡

至今,加拿大共发现665例英国B.1.1.7新毒株感染者,39例南非B.1.351新毒株感染者,1例巴西P.1新毒株感染者和1例尼日利亚 B1525 新毒株感染者
 
阿省确认英国变异感染者232例,南非变异感染者7例;
卑诗省发现英国变异感染者40例, 南非变异菌株感染者19例;和尼日利亚变异菌株感染1例
魁省确认英国变异感染者13例,南非变异感染者2例
 

在连续四天新增病例数低于1,000之后,安省2021年2月18日周四10:30am报告了1,038例新的COVID-19感染,周三847例,周二904例,周一964,新增案例的连续7天平均滚动值为1,016,较昨天的1,002点略有上升,但低于上周的1,264,新病例中显示出下降的趋势。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同时报告新增44人死亡,这是自2月6日以来最高单日死亡人数。
 
安省变异病毒感染者新增14例,安省累计已确诊359例变异病毒感染者:英国B.1.1.7型变异感染者348例,新增10例;南非B.1.351型变异感染者10例,新增7例;巴西P.1型变异感染者仍然1例
 
新增病例中,多伦多376例,皮尔区142例,约克区122例。其他卫生部门新增病例都低于50例。
 
在过去24小时内完成56,165个病毒测试,比前一天增加了20,000个,测试阳性率为2.2%,低于周三的3%,也低于一周前的2.3%,当前有44532个测试样本等待结果。
 
安省的活跃病例降至10,702人,低于昨天的10985人,也较上周四的12,853有所下降。 在1月份冠状病毒激增的高峰期,活跃病例超过30,000。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医院目前有758名COVID-19患者(增加了39人), 277名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减少了21人),其中192名患者在使用呼吸机(减少了19人)。


 
新闻不断更新中

防疫情反弹 福特政府研究Covid 紧急制动机制
 
由于最近病例数,死亡人数和住院人数的减少,安省大部分地区的餐馆,体育馆和美发沙龙已重新开放,但容纳人数减少。
 
由于社区传播依然很高以及担心更多传播率高的COVID-19变体的病例激增,多伦多,皮尔区,约克区和北湾帕里桑德区卫生局仍然关闭。
 
多伦多和皮尔地区的卫生官都要求福特政府延长居家令至少2周,以便给予卫生部门有更多时间监测各种变种病毒的感染趋势,以及学校的疫情发展。
 
然而,约克区的卫生官员认为,约克区应进入重新开放框架的红色或“控制”区域,这将使包括餐馆和体育馆在内的许多企业重新开放。
 
安省一些地区已在最近获解封及允许商户恢复营业,尽管担心重启经济,传染性极强的新变种激增。省政府现仍就在何种情况下会触发紧急制动机制草拟相关的标准。

 
 
安省的紧急制动机制可允许安省首席医疗官立即采取行动,让某一地区进入封锁状态,从而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
 
省长福特在本周二的新闻会上说,如果更具传染性的变种病毒导致确诊病例的数量飈升,他将毫不犹豫地使用紧急煞停,让某些地区进入封锁状态。
 
安省的副首席医疗官Dr. Barbara Yaffe在随后的新闻会上表示,一个专家小组正在为省级和地方卫生官员何时使某个地区重回锁定区域,以迅速关闭传播链制定门槛。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已要求专家小组就触发紧急制动机制的相关条件向我们提供更多相关的建议,但我要说的是,条件之一是变种病毒在确诊病例中所占的比例。 如我们开始看到在当地的公共卫生单位中出现变种病毒病例的增加,并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将立即与当地的医疗官讨论这一紧急情况,并决定什么是适当的应对措。” 
 
政府已将紧急制动列为一种故障安全措施,以支持放宽限制,每天新发生的案件降到一个月前第二波高峰的四分之一。
 
安省卫生厅长Christine Elliott 周三解释紧急制动的主要标准是要关注的案件所占的百分比,
 
科学家发现病毒还会合体:更易传播更能抵御抗体
 
感染率增加70%的英国变种病毒株B.1.1.7席捲全世界后,美国加州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室最近发现,B.1.1.7已和源自加州、更能抵御抗体的新变种病毒株B.1.429合体,形成新变种病毒组合。
 
目前还不清楚新的变种病毒组合体可能会有多大的威胁,因为COVID-19疫情仍在继续,已经感染了全球近1.1亿人。这是这个结合体让流行病学家感到担忧,这种变种病毒组合将演变成传染性和抗药性更强的新变种病毒,进而让大流行进入新阶段。
 
洛萨拉摩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指出,出现变种病毒组合,原因可能是部分患者感染了2种不同的病毒株。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随着冠状病毒的更多变体的出现,它们之间的重组可能会构成更大的威胁,因为重组可能在某人同时暴露于两种不同病毒株时发生。
 
但是重组并不意味着世界已经进入COVID-19大流行的新的致命阶段。 安省传染病专家Sumon Chakrabarti博士说,变种病毒组合不一定带来更大的危险。说,相反,重组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引发COVID-19的病毒SARS-CoV-2的进化,可以告知病毒学家将来如何更改COVID-19疫苗来对抗新病毒,以提供可能的加强注射,就像季节性其他流感病毒一样。



辉瑞公司:南非变种病毒可能会大大降低疫苗保护
 
一项实验室研究表明,南非的冠状病毒变体可能会使辉瑞公司/ BioNTech SE疫苗的抗体保护降低三分之二,目前尚不清楚注射疫苗能否有效抵抗这种突变。
 
研究究发现该疫苗仍然能够中和该病毒,并且尚无来自人类试验的证据表明该变体降低了疫苗保护作用。

尽管如此,他们仍在进行投资,并与监管机构讨论是否需要开发他们的mRNA疫苗的更新版本或加强注射。

在这项研究中,两家公司和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UTMB)的科学家共同开发了一种工程病毒,该病毒含有在南非首次发现的高度传染性冠状病毒变异体的尖峰部分所携带的相同突变,即B.1.351。病毒用来进入人体细胞的刺突是许多COVID-19疫苗的主要目标。
 
研究人员对这种工程病毒进行了测试,以抗从接受过疫苗的人身上抽出的血液,发现中和抗体的水平降低了三分之二,而在美国试验中,中和抗体对这种最普遍版本的病毒的影响却降低了三分之二。

他们的发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报道指,迄今为止,尚无临床证据表明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能够逃脱辉瑞疫苗引起的针对新冠的免疫保护。尽管如此,辉瑞和BioNTech仍在采取必要的步骤,进行正确的投资,并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以便当变异病毒株一旦有逃脱免疫保护的风险,就能快速利用mRNA平台灵活性的优势,开发新版本的增强疫苗。
莫德纳在美试验发现接种半剂疫苗亦有效
 
另外有关莫德纳疫苗的早期证据显示,即使给人体注射半剂疫苗,也可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促使对该项发现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可能使原是两次注射变成一次,导致疫苗数量变成倍增,让更多人可接种。
 
莫德纳公司最新发表的研究,比较了人体在注射了全剂疫苗(100微克)和半剂疫苗(50微克)后所引发的免疫反应。


 
在美国8个不同的地点,总共有600人参与了该项试验,他们被随机分成200人一组,有一组人接种了两次全剂疫苗,有一组人接种了两次半剂疫苗,另有一组人被注射了安慰剂。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在接种了第一剂疫苗的28天后,那些接种了全剂疫苗的人士与接种了半剂疫苗的人士相比,前者的反病毒结合抗体水平和中和抗体水平更高。然而,在参与者接种了两剂疫苗后,上述差异不太明显。
 
 
截至2月18日周四10am, 安省296,065人注射了第一剂疫苗,205,802人注射了第二剂,占人口总数的2.01%,全国988,447人注射了第一剂,352,972人注射了第二剂,占人口总数的2.6%.  
 
他说:“不太可能会看到突然改变病毒大流行状态的事物。即使具有更易传播的病毒,也不意味着它会在整个人群中传播。”
 
无论更加致命的重组型病毒是否广泛传播,影响病毒传播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的行为、种群结构和免疫水平。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