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社论转载:在赴加国际学生问题上,“留下买路钱”只是问题的一半 还有一半是政客们的愚蠢

Worth Repeating:When it comes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how me the money’ is only half a policy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如何才能把对赴加国际学生的打压做得冠冕堂皇?

那就是自由党政府计划加强加拿大招收国际学生规则,并将其作为保护国际学生免受欺诈的措施。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民调显示,加拿大保守党支持者更相信阴谋论
“圣诞节给安省老师送礼感恩是否合适?”
12月会议纪要显示,加国央行高级官员们对利率能控制通胀越来越有信心



不久前,移民部长米勒(Marc Miller)宣布,从2024年1月1日起,想要获得学生签证的国际学生需要证明自己银行里有20,635元的生活费。该金额不包括学费和旅行费用。(详情请阅读:渥太华将留学生在加生活费用来源的费用加倍,打击发假入学通知书的学校

这比之前要求的国际学生生活费翻了一番还多,之前的生活费要求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是 10,000元。为此,渥太华应该而受到称赞,同时也应该为其未能及早这样做而受到批评。

米勒还表示,他正在考虑将国际学生的校外工作时间限制在每周20或30小时,比目前的合法打工时间有所下降。

他辩解,这些变化将 "保护国际学生免受经济上的伤害和剥削"。

毫无疑问,这些变化将有所帮助。告诉一个来加拿大的学生每月 833元(10,000元÷12个月)足以支付他们的食宿和杂费,然后强迫他们长时间工作以维持生计,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但无论其动机如何,其结果都将是减少在加拿大的国际学生人数,而大多数加拿大人在民意调查中都表示,他们赞成减少国际学生人数,以缓解加拿大的住房危机。

自由党和反对党一直不愿将住房危机归咎于移民、临时外劳、国际学生和难民,这些快速增长的住房需求和停滞不前的住房供应加剧了住房危机。政客们应该不愿意挑起争议,因为应该受到指责的是自己。



在住房危机出现之前,渥太华和各省对加拿大的黑心"野鸡院校"和"文凭工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黑心机构靠虚假录取通知书和文凭承诺,诱骗国际学生以此能拿到永久居留权。他们还让临时外劳计划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骗局,为加拿大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外来人口。

渥太华今年又犯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错误,悄然放弃了要求临时访客在签证到期时证明自己会离开加拿大的规定,导致机场难民申请激增。特鲁多政府还拒绝改变其增加年度移民目标的计划。

在住房短缺的背景下,这种后果令人担忧。渥太华计划从现在到2026年底接收150万新的永久居民。在移民部长米勒上周宣布这一计划之前,渥太华预计2024年接收的国际学生人数将略高于100万,2025年为110万,2026年为128万。去年批准的临时外劳人数猛增了68%。今年积压的难民申请超过了10万份。

即使只是出于政治权宜之计,渥太华也不得不采取行动。但渥太华也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因行动过于激进而招致"反移民"的批评。

因此,米勒的新政策非常谨慎,宣称确保国际学生"来到我们国家时得到支持"。

实际上,这些政策将减少学生签证的申请数量。米勒还威胁说,如果专上院校未能"为招收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包括住房支持",那么将拒绝为已获得学生签证的学生签发入境签证。(学生来加拿大需要同时获得学生签证和入境签证)



但他显然只愿意计划这么多,因为他仍然打算允许国际学生在校外兼职工作,而且每周工作 30 个小时之多,已经非常接近全职工作。

至少可以说,这样做会适得其反。正如社论此前所言,国际学生应仅限于在校内工作--整个问题在于米勒所说的 "黑心教育机构"利用校外工作机会来招揽学生。

如果他不解决国际学生校外工作这个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学生数量庞大的问题。之所以他没有颁布更多的政策,那很可能是因为他不能做一些看起来像是打压国际学生的措施。

编注:以上是加拿大全国发行的最大日报——《环球邮报》发表的社论。大中网编译。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