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特鲁多政府的《紧急状态法》的国际影响很坏

来源: 大中资讯 李子


加拿大卡车司机抗议期间,联邦自由党政府启动了《紧急状态法》,此举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批评和负面效应。国外媒体批评称此举“为专制体系的西方应用版”,且“加拿大在官僚专制路线上越跑越远”等。《国家邮报》文章报道了自由党之行动所引发的国际反响。

The Emergency Act Ottawa invoked during Canada’s truck convoy crisis has sparked heated controversy, prompting criticisms from the foreign press that it was the western version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that the country “was on the fast track to bureaucratic dystopia.” A national post article looked at how the decision has resonated abroad.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就业:加国劳动力市场吃紧是员工跳槽最佳时机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加拿大并不是唯一的一个遭到像自由车队这样如此规模的抗议疫苗政策的国家。 就在一个月前,法国有1万多 人走上街头,抗议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Emmanuel Macron) 实施的 COVID 措施。 全年11 月,布鲁塞尔和鹿特丹均经历了暴力骚乱。许多反对疫苗的示威者在新西兰议会的草坪上安营扎寨,其时间不短于自由车队驻扎在渥太华。

但只有加拿大政府认为其有资采用近乎史无前例的紧急警务权力来应对骚乱。 这就是为什么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援引的紧急法案引起了全世界如此之广泛关注,但是负面的关注的原因。 让我们看一看该决定如何在国外所引起的反响。

本周,《华尔街日报》宣称,即使在所有卡车司机的封锁都被清除之后,特鲁多仍不放弃紧急权力法,这完全是“自由主义的暴政”。 该报的社论称:“现代自由主义者可以眼都不眨地从极大的宽容走向镇压。”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是这种趋势的极端表现。”(特鲁多在此文英文版刊登后取消了紧急法 –编者注)



美国风险投资家大卫·萨克斯是 PayPal 的创始人和首席行政官。 萨克斯在一篇由《纽约时报》前专栏作家巴里·韦斯 (Bari Weiss) 组织的时事通讯《常识》(Common Sense) 的一篇文章中警告说,加拿大“专制”地使用《紧急情况法》,随意冻结抗议者银行账户,这恐怕对美国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 “这简直就是专制体系的西方应用版,它虽说没有彻底遏制政治异见,但给普通异见民众设置如此之高的财务障碍以致于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反抗行动。”

滚石杂志的政治专栏作家马特·泰比(Matt Taibbi)在网络平台 Substack 上发表评论称,加拿大正在“官僚专制主义”的道路上奔驰。 这篇标题为“当没主见之人人变得危险时”一文特指加拿大财政部长克里斯蒂亚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她和作者泰比一样,是 1990 年代驻俄罗斯的一名外籍记者。 泰比谴责她的《紧急情况法》命令中对金融系统采取的的“科幻式”的缺乏人性的恐怖手段,重复了她的一位前外国记者同行所发明的那句对弗里兰抨击之词:“新世界秩序下的非人性主义。”



最让外国批评者匪夷所思的事实即是加拿大现代历史上最“不自由”的行动之一是由该国“自由”党领导人发起的。 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专栏作家乔安娜·威廉姆斯(Joanna Williams)最近发文谴责加拿大政府“极其违反自由”的行为,称其将特鲁多就是“毫无自信的专制主义者”。 “试想如果在 2020 年,特朗普总统就冻结了属于“黑人也是人”运动关键人物的银行账户,那将会引起何等反响,”她写道。

《纽约时报》是支持卡车司机,或者至少卡车司机的抗议权利的唯一国外刊物。《纽约时报》社论称:“我们不同意抗议者的理由,但他们有权为其宗旨呐喊,甚至扰乱社会秩序”。 作为一家经常站在世界各地示威前线进行报道的出版物,《纽时》还对区区数千卡车司机就能威胁了加拿大民主的观点嗤之以鼻。 文章称:“按照世界各地大规模抗议的标准,在渥太华市中心闹事‘自由车队’简直微不足道。”

《华盛顿邮报》是少数支持特鲁多援引《紧急情况法》的外国媒体之一。 在封锁解除前发表的一篇社论中,该报社论表示,特鲁多“充分地理解”他的紧急命令的严重后果,并且对“破坏 文明社会的抗议者采取严厉手段是正确的。”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